自從六月無線新聞換上新的「靚靚」女主播,惹來各界不少回響。觀眾忽然看見妙齡女子出現630無線新聞,一個廿二歲的少女,以眉清目秀的樣貌,一脫珊珊的悶氣,使觀眾帶來新鮮感,不論男女,目不暇給。
未知新聞時段收視有否增加,但就一定有員工感到不滿,新聞部竟然把一個毫無採訪經驗的「靚女」當上主播。令一心想當上主播的員工懷疑自己的實力,質疑公司的政策,難免覺得他們辛辛苦苦在街頭採行,竟然比不上無經驗的「靚女」!政府又話資源增值、技能提昇,增加競爭力,但事實上樣「靚」便可!
還記得亞視當年找來藝員何守信、朱惠珊當六點新聞報導,惹來各界回響,被評擊失去了公信性。顯然新聞報導員不須修讀新聞系,令記者門大為驚訝,需要從新評定何謂新聞專業。
無線今次換上年輕貌美的主播,多多少少都會吸引到一班年青的觀眾,多了關心時事新聞。但想不到也吸引到其他傳媒的追訪,索性當他們娛樂名人,勞煩到雜誌狗仔隊全面直擊主播和高層戀情,滿足公眾的好奇心!
回想九三年有線電視開設新聞台,也是請來大量年青無經驗的大學生,令新聞台變成皇牌節目。但不同之,就是無線這老牌新聞報導。其諗受性之高,難以容許人生經驗不足而又入世未深之青年。這觀念可能以在現今社會過了時,因為觀眾追求新鮮感,使新聞報導員試行名人名星化。新聞商業,好多時要有商業市場,才可有新聞質素。這樣至少吸引了一班青年人留意新聞時事,使未來社會棟樑了解多些社會體制,不是一件好事嗎?筆者諗為,不論新聞報導員是否有經驗,只要能學、能做、能涯,質素必定有目共睹。
未知新聞時段收視有否增加,但就一定有員工感到不滿,新聞部竟然把一個毫無採訪經驗的「靚女」當上主播。令一心想當上主播的員工懷疑自己的實力,質疑公司的政策,難免覺得他們辛辛苦苦在街頭採行,竟然比不上無經驗的「靚女」!政府又話資源增值、技能提昇,增加競爭力,但事實上樣「靚」便可!
還記得亞視當年找來藝員何守信、朱惠珊當六點新聞報導,惹來各界回響,被評擊失去了公信性。顯然新聞報導員不須修讀新聞系,令記者門大為驚訝,需要從新評定何謂新聞專業。
無線今次換上年輕貌美的主播,多多少少都會吸引到一班年青的觀眾,多了關心時事新聞。但想不到也吸引到其他傳媒的追訪,索性當他們娛樂名人,勞煩到雜誌狗仔隊全面直擊主播和高層戀情,滿足公眾的好奇心!
回想九三年有線電視開設新聞台,也是請來大量年青無經驗的大學生,令新聞台變成皇牌節目。但不同之,就是無線這老牌新聞報導。其諗受性之高,難以容許人生經驗不足而又入世未深之青年。這觀念可能以在現今社會過了時,因為觀眾追求新鮮感,使新聞報導員試行名人名星化。新聞商業,好多時要有商業市場,才可有新聞質素。這樣至少吸引了一班青年人留意新聞時事,使未來社會棟樑了解多些社會體制,不是一件好事嗎?筆者諗為,不論新聞報導員是否有經驗,只要能學、能做、能涯,質素必定有目共睹。